湖北省荊州中學、龍泉中學等三校2022-2023學年高三(上)聯考語文試卷(解析版)
- 資源簡介:
約30780字。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1(本題共1小題,17分)
1.(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0月10日通報,9日,31個。▍^、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34例,其中本土病例373例。當前,全國疫情仍然呈現出“點多、面廣”的特點,國內還有一批中高風險區,防控任務艱巨繁重。越是這樣的時候,越要深刻認識到“動態清零”可持續而且必須堅持,繼續科學精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是一場大考。疫情防得住,經濟才能穩得住,人民生活才能平平安安,經濟社會發展才能平穩健康。必須清醒看到,我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加上地區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總量不足,放松防控勢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風險加大,一旦形成規模性反彈,疫情蔓延勢必會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沖擊,最終付出的代價會更高,損失會更大。
堅持動態清零,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能夠讓我們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從實踐來看,正是因為堅持動態清零,我們才保證了極低的發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以及社會、經濟的平穩運行。如果算總賬,我們的防疫措施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實踐充分證明,我國疫情防控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動態清零是綜合社會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是現階段我國及時控制疫情的最佳選擇。
衡量一種病毒是否嚴重,將傳播率和致病率兩者相乘,是一個重要指標。奧密克戎的傳播力遠大于流感和此前的新冠病毒毒株,且部分奧密克戎變異株亞分支的免疫逃逸能力出現明顯增強,對老年人和基礎病人群仍具較大威脅。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67億,老年人群體數量多,如果選擇“躺平”,疫情蔓延開來勢必造成人民生命、財產更嚴重損失,其所帶來的公共衛生風險難以估量。
應該看到,動態清零并不是追求完全零感染,而是發現一起、撲滅一起,既不讓新冠病毒在疫情發生地流行,也防止病毒傳播擴散到其他區域。這意味著,一方面我們不能放松防控,搞“一放了之”;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警惕過度防疫,堅決防止簡單化、“一刀切”和層層加碼等現象。堅持動態清零,必須不斷提高科學防控、精準防控水平。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有的地方優化布局核酸采樣點,設立電子地圖,讓群眾方便查詢和就近采樣;有的地方根據流調結果,科學劃定中高風險地區和管控風險人群;有的地方建立“1+N”群眾訴求排憂解難平臺專班工作機制,第一時間回應解決群眾訴求……各地實踐啟示我們,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防控工作才是真正有力度,也才會更有成效。
與疫情作斗爭,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是實力的較量,也是意志的比拼。當前,全球疫情仍起伏反復,我國外防輸入壓力不斷增大。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因時因地因勢不斷優化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既是秉承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的基本要求,也是遵循科學規律、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選擇。
。ㄕ幾匀嗣袢請蟆丁皠討B清零”可持續而且必須堅持》)
材料二:
世界衛生組織10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數已超6.18億例,死亡病例數超653萬例,今年以來全球死亡病例數已超百萬例。當前全球疫情仍在高位流行,病毒仍在不斷變異,這深刻警示我們,“躺平”不可取,“躺贏”不可能,堅持動態清零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疫情防住了,經濟就能穩住,人民生活就能平平安安,社會發展就能平穩健康。
B.現階段我國實行的防疫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節約綜合社會成本,是及時控制疫情的不二選擇。
C.放松防控,甚至“一放了之”,或者過度防疫,一封了之,都不符合動態清零的防疫要求。
D.動態清零,秉承科學精神,符合國情,是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必然選擇。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衡量一種大流行疾病的危害程度,群體的視角最為重要,所以必須從保護老人和兒童的角度出發來看待問題。
B.“躺平”增加新的變異毒株出現的風險,新的變異毒株又帶來新的傳播風險和感染威脅,如此,出現新的感染潮恐難避免。
C.一些國家采取“與病毒共存”的政策,并非初始就沒有能力防控疫情,恰恰是由于前期未能及時有效控制疫情,疫情蔓延后就干脆“躺平”。
D.疫情并未遠去,“躺平”沒有出路,堅持動態清零、科學精準、慎終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才能牢牢守住不發生大規模疫情的底線。
。3)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科學防疫行為的一項是 C
A.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B.外防疫情輸入,內防疫情反彈。
C.全域靜態管理,全員核酸檢測。
D.不單純追求社會面完全零感染。
。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試比較中外兩種不同防疫政策的結果。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材料內容,結合相關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對內容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中設定的內容,然后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選擇。
。ǘ┈F代文閱讀2(本題共1小題,18分)
2.(18分)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下面小題。
懷石投江[注]
曹堯德
這一夜,對屈原來說是多么短暫,時光的流逝如閃電,似流星,若瞬目,不覺東方已經泛白,雄雞已經啼鳴。
白馬咴咴嘶鳴,并不斷地用前蹄刨那欄廄,發出一陣陣單調而枯燥的“嘣嘣”聲。這聲音提醒了屈原,該給白馬添些草料了。然而當屈原來到馬廄一看,槽里的草料滿滿的,昨夜所喂之草料竟然一點未少。這情景使屈原大吃一驚,他認為白馬突然患了什么重病,才一夜不飲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