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2023屆高三12月百校聯考語文試卷
- 資源簡介:
共23題,約13190字。
江蘇省2023屆高三12月百校聯考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ㄒ唬┈F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中國故事說明的是中國人自我現狀的豐富性,反映的是面對整個宇宙、社會和自然的多種境遇。要想更好地溝通世界、觸動他者心靈,勢必要讓中國故事能夠多角度提出和回答宇宙觀、人生觀、道德觀等層面的問題,多層次展現中國人面向全人類的堅守與胸懷。
講故事作為文化行為是要傳達價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要有積極的思想價值、道德力量,講中國故事,就是沿著中國人宇宙觀、人生觀、道德觀的鮮明傳統,表達中國人獨特的價值訴求,書寫中國人價值實現的積極努力,鮮明反映倡導什么、弘揚什么、堅守什么。但強調講好中國故事,不單單指向中國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價值維度,還應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活價值理念發生密切聯系,注重表達那些更具普遍性、更具恒久意義的價值,并增強其說服力。正如學者劉夢溪所說,有一些價值“不僅適用于一個時期、一個朝代、一段歷史,而是適用于所有的歷史時期,所有的歷史段落,既適用于傳統社會,也適用于當今社會;全世界各個國家都有一些永恒的價值理念,在表述上、概念的使用上不一定相同,但是這些價值理念可以通過互相闡釋,達到理解和溝通!比绻x開價值觀表達上的共通性,中國故事的輻射力就不足以很好地與世界溝通。當前不少文藝作品思想內容承載量有限,價值支撐不足,缺乏對普遍人性尺度的發掘,尤其是不少以玄幻、穿越等為主題的網絡文學,似乎在努力傳遞一些是非訴求,但缺少真正富于世界性的、恒久的價值理念,能引起共鳴或產生深刻影響的作品鳳毛麟角。
問題是時代最鮮明的聲音。人類都生活在不斷縮減的時間陰影之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們同樣經歷著生存、發展等諸多根本性問題,對宇宙、自然、人生不斷提出一些根本性疑問。地球上的人們在與自然、社會、他人不斷較量中成長與發展,經歷著同樣的根本性生存發展難題,提出一些共同的根本性疑問,這是從人類共同體生活的根源處自動流溢而出的,正像泉水是從泉眼里涌出來的一樣。而人類共同體生活的根源,正在于自由的個體心性對所身處于其中的人類生存困境的真切體驗以及竭力脫困的奮斗。當代作家藝術家必須要有面向世界的開闊胸襟,以中國故事書寫全球化進程中人類所面臨的共同命運與挑戰。作家、藝術家歷來得時代風氣之先,把中國故事與人類的根本性困境聯系起來,以故事幻想、發問和探究,才能使中國故事的建構與地球上不同角落的人們憂喜相關、休戚與共。
講故事有一條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要回歸人性、挖掘人性,從人性最核心最隱秘之處,探尋人類精神的奧秘。講述獲得世界認同的中國故事,就要注重基于人類人性層面來思考問題,不單要注意選取受政治、地區、人種等因素影響較小的題材,找到跨文化傳播中最普遍的共性,在創作中突出“人”的價值,捕捉人的行為、思想、情感律動,充分體現個體的價值精神,以及充分利用細節與接受者建立關聯,而且還要注重在亙古不變的人類共同情感、在探索人性深層次的優點與缺陷上下功夫,以期讓中國故事共通性的最大化得以實現。比如,中國作家麥家的小說《風聲》《解密》《暗算》等在國際上很受歡迎,就在于作家善于挖掘人性和破譯人的精神世界密碼。
。ㄕ幾粤壶欪棥吨v好中國故事:當代文藝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材料二:
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局,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背景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對外傳播面臨的重要課題。
統籌全局,創新傳播理念,加強話語體系建設。當前,我國對外傳播工作頂層規劃相對不足,話語體系滯后,經常被西方媒體搶先甚至牽著鼻子走,有時顯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講好中國故事勢必要讓其能多角度提出和回答宇宙觀等層面的問題,多層次展現中國人面向全人類的堅守和胸懷。
B.講好中國故事不僅要傳達中國人獨特的價值訴求、價值實現,還要傳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普遍而恒久的價值理念。
C.講好中國故事只要注重基于人類人性層面來思考問題,注重人類共性,深度探索人性,就能最大限度實現共通性。
D.講好中國故事要求媒體遵循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思路,練好內功,提升能力,加強研究,融通中外,發出中國聲音。
2. 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材料一引用了學者劉夢溪的話,從縱橫兩個維度闡述了價值理念既應具有恒久意義,適用于任何時代;又應具有普遍意義,可以互相闡釋。
B.材料一對當下文藝作品講述的中國故事給予了客觀評價,既批判了網絡文學都缺少真正的恒久價值,又舉例肯定了一些作家善于挖掘人性。
C.材料一把“人類共同體生活的根源”比作“泉眼”,其根源正在于自由個體心性對身處其中的人類生存困境的真切體驗和竭力脫困的奮斗。
D.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論述結構是基本相同的,都先總體上提出論述話題,然后再分別從三個方面進行具體闡述,總分結構中套嵌著并列結構。
3.下列選項中,不符合材料一所述“講好中國故事”價值內涵的一項是(3分)( )
A.《西行漫記》一書,向世界展現了沖破重重封鎖的中國工農紅軍形象以及革命根據地的面貌,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根本立場上、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的故事。
B.《三體》講述了外來三體文明將要入侵地球、占領地球的故事,反映整個宇宙文明狀況會怎樣,會有怎樣的道德體系,涉及外星人人侵、高科技危害甚至社會女性化等未來議題。
C.《我誕生在中國》選取大熊貓、金絲猴和雪豹等幾個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家庭的故事,在展示中國美好自然風光的同時,形象闡釋了“天人合一”“陰陽互生”等中華文化深刻內涵。
D.《清史稿》中記載了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的林守仁進京趕考,卻客死京城。他的妻子王氏辦完林守仁的喪事,給女兒做了一雙鞋,然后回到臥室自盡,宣揚了中國節婦的故事。
4.兩則材料都對講好中國故事進行論述,論述的角度和重心有何不同?(4分)
5.暨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鄭煥釗在文藝評論中說:“影片《萬里歸途》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講好中國故事的分析樣本!闭埥Y合材料一對影片講述的中國故事加以分析。(6分)
作為首部將中國外交官撤僑故事搬上銀幕的電影,《萬里歸途》講述的是努米亞共和國前駐地外交官宗大偉因故滯留努米亞,后由于老同事章寧中槍犧牲,他臨危受命前往協助撤僑。在任務順利結束后,卻因還有一批被困交戰區失聯的同胞等待救出,宗大偉在迫切渴望回國與親人團聚和冒險營救同胞的矛盾掙扎中,最終選擇逆行進入戰區,憑借智慧與勇氣,尋找并帶領同胞穿越戰火和荒漠,從反叛軍的槍口下帶領同胞歸家的故事。
。ǘ┈F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銀匠滿滿
第代著冬
鶴游坪的銀匠滿滿,十五歲那年去王官嶺學藝,除了背著被褥、糧食,還揣著兩顆九歲時換下來的乳牙。按照鶴游坪的習俗,換下的乳牙應該放在虛樓木柱的孔洞里,據說這樣有益牙齒生長。滿滿等牙齒長出來后,把乳牙從孔洞里拿出來揣在身上,不時掏出來看上一眼,仿佛在看另一個自己。
滿滿的師父是個名聲很響的銀匠,傳說他能打制出比蟬翼還薄的銀片、